·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 页 中心简介 新闻动态 创新协作 理事单位 秦巴药材 成果展示 联系我们
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政策指导
新闻动态
中心动态
通知公告
政策指导
科研信息

中心动态 更多..
“秦巴山区中药发展协同创..
秦巴山区中药协同创新中心..
“秦巴山区中药发展协同创..
四医大等30成员单位西安结..
开发保护秦巴中药材  33家..
政策指导
朱静芝副省长在陕南中药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来源:秦巴中药区域发展协作中心 日期:2012-10-31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陕南中药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主要是对陕南各市一年来的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建设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总结和交流,研究和部署继续推进陕南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建设工作。刚才,汉中、安康、商洛、宝鸡市政府负责同志分别汇报了各市中药产业发展工作进展情况。总的来讲,一年来,陕南各级政府能够按照省上的统一部署,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出台了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推进中药产业发展,各项工作开局良好,进展有序。贾省长非常重视陕南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建设工作,今天亲自到会,要做重要讲话。我先结合各市的工作情况,讲几点意见。
一、一年来陕南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建设工作情况
    自去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以“一线两带”建设为突破口,带动三大区域、四大基地加快发展的总体思路,陕南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建设以通过构建中药药源生产体系、中药新药研发体系、中药加工生产体系和中药市场营销体系,实现中药材种植规范化、制药企业现代化、药品生产标准化和医药市场国际化为目标,重点启动了以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为核心,以培育加工企业为重点,以建立技术创新平台为依托,以生物医药园区建设为基础的陕南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建设工作。一年来,各项工作进展有序:
l、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中药生产加工、中药研发和技术创新平台等建设项目稳步推进
    2003年,省上安排陕南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17个,加工项目5个,技术创新平台项目5个,生物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个。在陕南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引导下,各项工作全面展开。今年4月和6月,省中药办组织省计委、省经贸委、省科技厅及有关专家对陕南三市及宝鸡凤、太两县的中药材基地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和检查,项目普遍进展良好。黄姜:GAP实施方案已经完成,项目承担单位已与技术依托单位签订了技术合作合同,在旬阳县建设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50亩,争取2004年年底通过GAP认证。柴胡:制定了SOP操作规程试行稿,种子选育工作已经完成,出苗率达到80%以上,完成各项实验328项,按照规范化种植操作规程要求,已在商南、山阳等地种植柴胡1000亩,力争2004年10月份完成试验测定,修订完善SOP标准,正式上报国家认证。绞股蓝:在平利县租用土地500亩,  已完成了移栽和播种,正在修订和完善SOP操作规程,实验记录、认证文件编写已基本完成,力争2004年年底通过GAP认证。山茱萸:已完成资源普查、良种选育、病虫害防治方案,并与农户签定了7200亩的规范化种植合作协议, 由技术依托单位编制的16个标准操作规程和8个企业标准正在进一步验证与修订,1500平方米的初加工生产线土建工程正在建设,争取2004年年底通过GAP认证。天麻:2002年10月,  已在略阳县建立了50亩规范化种植示范园,2003年9月委托技术依托单位编制了SOP操作规程,整理了近5年来所有的天麻栽培试验记录,已完成环境监测评价,力争2004年12月正式上报国家认证。黄精:2003年8月完成了黄精资源调查,成立了由10个单位参加的项目领导机构,组建了黄精研究所,制定了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在汉阴县租用土地300亩。目前已种植50亩,播期、病虫防治芽栽试验已布置完成。五味子和金银花:结合国家退耕还林工程,柞水县在坡地上按照规范化标准分别种植五味子和金银花200亩,正在依托技术单位,编写GAP实施方案和SOP操作规程。板蓝根、杜仲、西洋参、猪苓等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也已按照实施方案稳步推进。    陕西商洛天士力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的中药饮片加工项目设计方案正在制定,地质勘探正在进行,企业自筹资金已经到位,预计今年8月份土建工程可以完成。陕西现代中药制剂工程研究中心项目,2000平方米的实验室已建成,设备已到位,与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院校联合承担的17个中药现代化方面的研究课题已全面展开。
2、组织开展了GAP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省上在春节后,组织了GAP方面的专家,对各市、县(区)中药办的负责同志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培训,进一步力口深各级领导对国家实施GAP认证的理解和认识。商洛市也于3月中旬组织专家对各县(区)负责中药产业工作的同志、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陕西省GAP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依托人才和技术优势,对项目单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农户进行培训,指导和帮助企业、农民科学种植中药材。可以说,在陕南各县中药种植户不同程度地都提高了对中药GAP规范种植的认识。《陕西日报》3月份在头版上报道了平利县农民夜读GAP的文章。
3、制定优惠政策,创造有优良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中药产业化是以企业为主体的集种植、加工、营销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为了解决陕南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各级政府主动出击,制定优惠政策,实施走出去、引进来发展战略,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到陕南投资。省中药办也到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众多生物制药企业座谈交流,鼓励各企业到陕南建基地、谋发展。东盛药业集团和安康市正大制药公司正在商谈合作开发中药产业;麦迪森药业集团在安康汉阴建设板蓝根、桔梗GAP种植基地;步长药业集团在略阳县、太白县、镇坪县、宁强县建设黄精、党参、玄参、细辛GAP药源基地;西安黄河制药有限公司在旬阳县建设鱼腥草GAP基地;汉王药业发挥自己的优势,除了继续巩固略阳的天麻、猪苓基地外,在南郑联合建设附子基地;汉江药业集团在留坝建设西洋参基地,在佛坪建设山茱萸基地;盘龙公司还和陕西银矿在柞水合资建设中药饮片加工生产线等。
4、加大宣传,扩大影响
    为进一步扩大陕南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建设的影响力,把政府支持陕南中药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向全社会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利用《陕西日报》、《医药健康报》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扩大影响,为陕南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积极准备项目,参加世界第一届中医药大会,宣扬秦巴药业。去年11月,我省组团参加了世界卫生组织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首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在会上,我省安康北医大药物研究院与悉尼大学签定了药物联合研发和绞股蓝原料药出口协议,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标志着我省的中药开发开始走向世界。在今年四月份西安第八届中西部洽谈会上,我们在医药展区专门展示了陕南秦巴药业。在四月下旬的成都中药国际科技博览会上,我们也专门展示了陕南秦巴药业。这些对宣传秦巴药业对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5、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共同推动陕南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建设
    省科技厅在安康、汉中、宝鸡、西安举办了四期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培训班,加大了中药现代化三大体系研究开发的力度。省药监局建立了药监系统GAP监管体系,制定了《陕西省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成立了陕西省GAP研究咨询中心加大了GAP专业知识的培训,并积极协助企业取得了丹参国家级种植示范基地建设GAP认证,成为首批进入GAP国家认证的种植示范基地。省经贸委加大对陕南制药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依托省中药材行业协会,开展了中药材专业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和晋升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技术人员的培训。陕南三市政府都非常重视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建设工作,成立了机构,明确了目标,落实了责任,在中药产业发展的长期规划、短期目标和项目计划上都有了明确的思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陕南中药产业发展工作中亟需重视和解决的一些问题
    陕南中药产业化工作正式启动才一年多时间,基地建设的各项工作进展有序,但从中药产业长远发展来看,我们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对于陕南中药产业化的持续健康发展、陕南地区农民收入的稳定提高,将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对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和市场观念,切实帮助和引导好农民、企业、研发及销售人员适应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结构,努力做好中药产业发展四个体系建设中的各项工作。
    我们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对中药现代化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认识存在偏差。国家实施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以来,全省掀起了积极发展中药材种植的热潮,陕南各地把中药材种植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大力进行推广,农民也从种植中药材中尝到了甜头,大面积种植药材。但是,有的地方对中药现代化和规范化种植方面的政策和精神理解存在偏差,由政府投资,大搞中药材科技示范园和种苗繁育基地,没有按照国家GAP标准的要求,以企业为主体,实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使中药现代化走向了一个误区。因此,强调企业主体地位,依托科技手段,加快规范化中药材种植是当务之急。二是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中药产业具有产业链条长、附加值高、成长性好等特点,从中药材种植到生产加工、营销,涉及了农业、工业和商业三大产业领域,要加快中药产业发展,必须靠龙头企业带动,实施集种植、加工、营销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带动农民致富,增加地方财源,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要加快陕南中药材资源开发,必须要有一批具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而陕南现有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不强,不足以承担起开发药材资源的重任。三是科技优势发挥不充分,创新能力不够。我省是科教大省,特别在生物制药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自国家实施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以来,我省的一些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积极响应国家支持中药产业发展的号召,参与中药材种植、加工、研发和营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省现有的科技、人力资源的优势并未完全发挥出来,参与中药产业发展的科技单位还不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使中药材资源优势难以迅速转化为产业优势。四是农工商一体化经营进展缓慢,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陕南是高度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缺乏龙头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程度低,难于抵御市场风险,营销队伍、营销网络的建设还有待加强。因此,急需我省其它区域尤其是“一线两带”内的制药企业和营销企业积极参与、共同开发陕南药业。五是黄姜价格暴跌,对中药产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黄姜是陕南药材种植第一大宗品种,仅安康市种植60万亩,黄姜价格从2002年每市斤1元钱暴跌到当前0.35元,使广大药农损失惨重,也是市场经济下药农对风险认识有了深刻体会。六是环境保护有待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中药材的加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污染环境问题,特别是黄姜加工过程中的污染问题相当严重,如果不进行治理,那么不仅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中水源地和长江下游地区人民生活。
三、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
1、继续组织实施陕南中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
    按照陕南中药产业发展工作会议的要求,围绕构建陕南药源生产体系、中药研发和技术创新体系、医药加工工业体系和中药营销网络体系四大体系,做好陕南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项目、医药生产加工及技改贴息项目、技术创新平台项目等项目的筛选、初评和答辩工作,制定并下达2004年陕南中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2004年计划仍将以GAP规范化种植为重点,再安排10—20个GAP种植项目,争取通过3—5年的努力,使我省有30—50个中药材品种获得国家认证,为陕南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建设打好基础。
2、做好“2004,中国秦巴药业投资与贸易洽谈会”的筹备工作
    省政府已确定今年10月份在安康召开首届“2004,  中国秦巴药业投资与贸易洽谈会”。这是我省首届药洽会,也是我们把秦巴药业品牌第一次隆重推出,  一定要办好这次会。按照会议总体方案及各部门分工,各单位要积极协助安康市政府做好洽谈会的各项筹备工作。汉中、商洛、宝鸡及省药监系统都要分别组团参会。通过洽谈会,吸引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或集团到陕南投资,共商“秦巴药业”发展大计,共筑陕南中药产业体系,共造陕南“秦巴药业”知名品牌。
3、搞好陕南GAP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搞好人才的培训工作是陕南中药产业发展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长期不懈的抓下去。省上为了切实搞好这项工作,专门编印了《陕西省中药材GAP栽培技术》培训教材,并将依托陕西省GAP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单位,分批、分级培训技术人员。各级各部门及各单位也要拿出一部分资金,加大对技术人才的培训,为陕南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4、建立陕南中药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对陕南中药产业发展情况的监测与预测
    中药产业覆盖了农业、工业、商业、知识产业等领域,是一项系统工程、综合产业。为了全面分析研究中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不同情况,省上制订了中药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用于对比分析。各市要按照省上的统计指标体系要求,认真负责按时上报各地数据。省中药办要对各市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加强对中药产业发展动态的监测,寻找差距,研究支持加快中药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
5、加大我省中药材GAP认证工作力度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是中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国家从2002年6月1日开始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就是要依托科技手段,力口快中药材种植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步伐,实现药材质量的稳定、均一、可控。按照药材植种规范管理的要求,省药监局要帮助企业力口快完善绞股蓝、柴胡、天麻、山茱庾、黄姜等品种规范化操作规程,力争通过国家GAP认证,使我省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6、积极探索中药产业走向国际市场的路子
    要组织有竞争力的中药企业集团,加强企业与科研的强强结合,引进先进的运行机制。要集中力量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中药和第三代保健食品,尽早开展中药信息网的工作。要配合中西医结合医院及诊所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精选出的一批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服用方便的品种,先在临床使用中推广。同时,要大力力口强中医药的国际学术交流及国际合作。
四、加强引导,团结协作,共同推动陕南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建设工作
l、省级各部门要齐心协力,团结协作,加强对中药产业发展工作的组织和引导
    中药产业项目是支撑建设陕南现代中药产业基地的基础。省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拿出5000万元支持陕南中药产业发展,其目的就是要通过政府的引导性资金,带动社会和民间资本,积极参与陕南中药产业发展,促进陕南经济发展,推动建设西部经济强省战略目标的实现。省级有关部门、陕南各市、县(区)政府和项目承担单位要按照省政府的统一安排,  以项目合同为依据,明确分工,落实责任,齐心协力,做好工作。省中药办要做好陕南中药产业发展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督促检查项目执行情况,省计委要及时下达项目投资计划,做好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省科技厅要积极协助有关方面做好陕南中药材规范化基地建设和规范化指导工作;省经贸委要加大对陕南医药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GMP改造工作的支持力度,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省财政厅要按照确定的建设项目计划,及时做好资金的拨付工作,并加强对资金的监管;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帮助企业做好中药材GAP、药品生产企业GMP、药品经营企业GSP的组织认证工作。其它有关部门,也要各司其职,制定配套措施,提高办事效率,增强服务意识,共同推动陕南中药产业发展。
2、各市要优化环境,扩大开放,支持中药产业加快发展。
    陕南各级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出发,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全省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实现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进一步优化中药产业发展环境,制定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落实项目建设配套资金加快陕南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建设,为全省经济发展,早日实现小康作出贡献。
3、发挥优势,积极为陕南中药产业发展工作献计献策
    省上为了加快陕南中药产业发展,专门成立了专家顾问组,就是要依靠专家学者的技术和知识优势,为中药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希望各位专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协助有关方面做好中药标准化、规范化等文件的制定,帮助企业做好GAP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及时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当好政府的参谋,为陕南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严格管理,认真实施,做好中药产业项目建设工作
    省上为了支持陕南中药产业发展,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支持中药产业项目建设,各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按照合同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及时落实配套资金,加强对资金管理,加大企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制定工作细则,认真切实抓好项目建设,使我们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中心简介 - 新闻动态 - 创新协作 - 理事单位 - 秦巴药材 - 成果展示 - 联系我们 - 管理员入口
版权所有:秦巴山区中药协同创新中心 地址: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邮政编码:710032
电话:+86-29-84779212   传真:+86-29-84779212 邮箱:qbmei@fmmu.edu.cn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