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巴山脉中草药资源向来得天独厚,但沿线100余个县却空守宝山,被列为连片扶贫开发地区。昨日,第四军医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等3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生产企业在西安达成共识,共同开发秦巴山区重要资源,带动地方增收。 由于独特的地理自然气候环境,秦巴山区孕育了4000多种天然药物资源,占到了全国种类的40%。其中不乏天麻、当归、杜仲等驰名天下的中药材。但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由于无节制过度采挖,杜仲、秦艽等16种药用植物处于濒危灭绝状态。另外,由于缺乏市场化、产业化运作,秦巴山区100余个县空守宝山却依然贫困。 此次以陕西省为主,联合四川、湖北、甘肃、河南、重庆等秦巴山区区域内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研发型生产企业,以及北京、上海、浙江、香港等30余家药物研发优势单位,共同启动“秦巴山区中药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中心成立后,将组织在秦巴山区开展中草药种植业,通过租地、付工资、收购等方式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同时,将建立研发和转化平台,形成规模生产,打造规范化市场,共同将秦巴山区的中药推向全国和全球,届时将在我省境内形成更大的全国性原产地药市。 来源:http://epaper.xiancn.com/xarb/html/2012-09/24/content_14724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