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 页 中心简介 新闻动态 创新协作 理事单位 秦巴药材 成果展示 联系我们
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新闻动态
中心动态
通知公告
政策指导
科研信息

中心动态 更多..
“秦巴山区中药发展协同创..
秦巴山区中药协同创新中心..
“秦巴山区中药发展协同创..
四医大等30成员单位西安结..
开发保护秦巴中药材  33家..
中心动态
33家院校协同保护秦巴山区天然中药材
来源:华商报9月24日 日期:2012-10-24

    目前包括杜仲在内的约16种中药材甚至濒临灭绝,全国33家院校组建“秦巴山区中药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保护秦巴山区4000余种天然中药材。
   由于近年来过度采挖,秦巴山区部分中药材产量和质量都逐年下降,目前包括杜仲在内的约16种中药材甚至濒临灭绝。昨日,全国33家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的“秦巴山区中药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在西安第四军医大学成立,将针对秦巴山区4000余种天然中药材进行有效保护、种植以及产业转化。
   到2015年,陕西省9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将设置中医科,对中药材的需求量必然随之增加,保护现有中药材并扩大种植量,成为了中医药发展的重要前提。第四军医大学梅其炳教授说,秦巴山区独特的地理、自然、气候环境等孕育了4000余种天然药材。例如天麻、秦艽、当归、杜仲等,尤其是天麻的人工栽培首次在秦巴山区获得了成功,都表明秦巴地区药用植物种植的价值。此外,对于杜仲千百年来传统方法是剥取生长期十多年以上的杜仲树皮入药,但实际杜仲树叶里也可以提取一些成分,有效治疗骨质疏松。通过多方面的开发使这些药材得以充分利用,并进行大规模种植,就可以将濒危药材保护起来。
   梅其炳说,以往各大高校和企业的研发生产等比较单一,难以快速运用于临床,而“秦巴山区中药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组建,将立足秦巴山区,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研发型生产企业的资源,使之形成优势互补,以此完善陕西乃至西北地区中医药产业链。将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里研发出的高端药材,利用秦巴山区的天然环境优势,进行扩大种植和保护,随后通过企业进行批量药物生产,最终运用于临床。
来源:http://hsb.hsw.cn/2012-09/24/content_8424173.htm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中心简介 - 新闻动态 - 创新协作 - 理事单位 - 秦巴药材 - 成果展示 - 联系我们 - 管理员入口
版权所有:秦巴山区中药协同创新中心 地址: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邮政编码:710032
电话:+86-29-84779212   传真:+86-29-84779212 邮箱:qbmei@fmmu.edu.cn 网站地图